寒假“不打烊”,科研不停歇
交大人不负韶华
志在追梦圆梦
交大人追风赶月
贵在笃行不怠
交大人攻坚克难
成在坚持不懈
在这个寒假里
有这么一群交大学子
他们为了自己的热爱
常驻实验室
全身心备战机器人比赛
在这个寒假里
有这么一个科研团队
他们为了突破“天花板”
深耕前沿技术
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一线工作
工程训练中心A座511,是一间不论多晚都长亮着的实验室。 西南交大机器人校队Helios, 每日就是工作于此。Helios建队于2019年末, 参赛队员们牺牲周末及寒暑假,全身心投入到机器人比赛的准备中, 历经方案讨论、设计、修改、完善,从零起步完成了全阵容机器人的设计、制作、优化和迭代升级,在RoboMaster 机甲大师赛中奋力拼搏,屡创佳绩。
战队的成员构成很丰富,涵盖了机械专业、电子工程专业、测绘专业等多个专业的学生。他们 各自发挥自己的专长,相互协作,为着战队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在备战的过程中,战队还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机械结构不合理,队员方案不统一,备赛进度落后等问题,都时刻困扰着他们,更别提来自强大对手施加的压力。
▲正在备战的Helios成员
这个寒假,无疑是备赛的关键时期,战队成员们在不断改进、深化方案,调试机器人性能的同时,还要完成赛事主办方定下的阶段性考核任务。三十余名战队成员选择寒假留校,每日十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长,都在昭示着,他们对这个比赛的热爱,对自我超越的追求.......是对机器人完成形态的中期考核,也是对成员们参赛决心的检阅。与此同时,预备队成员们也在这个寒假选择来到实验室,加入这个队伍,共同完成他们对 新自我的憧憬,对新赛季的期冀!
▲凌晨三点的实验室
是电控之理、视觉之像,亦是机械之美。 机器人是机器,却不死寂,这份来自理工的浪漫藏匿于每一个分散的器件里。机动的力量,器械的精巧,人力的创造......看似干瘪枯燥的实验下,孵化了一股又一股震慑人心的魄力。追求极致,刻苦钻研,成员们是自己的造梦者,用勤恳与实践,编织了无数个理想中的风帆。
一段青春,一生所爱。他们热爱着比赛的表达与感知;热爱着机甲的创造与启示;热爱着自我的无限与可能...... 他们的热爱,是选择寒假留在实验室钻研的决心,亦是在庆生时纷纷许下的“进国赛”的愿望......
▲Helios团队研讨时刻
Helios是一支 充满热爱和拼搏精神 的团队。他们不断调试程序代码,改进和完善机器人的构造,提高机器人的精度,力求在赛场上发光。一月二十九日,战队还将前往成都市科幻馆,与友校机器人队伍,共同展示着来自科技力量的光芒。
寒假科研工作进展
在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老大厅里,团队负责人吴圣川研究员正与青年教师奥妮及研究生跟踪观摩全尺寸滚振试验台,进一步确认原位缩比轮轨滚动接触疲劳试验系统研制的技术要点,这也是团队刚刚获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里的一台关键精密科学仪器。 这个项目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设施,发展高时空分辨衍射和成像联合表征技术,期望能够揭示基于速度效应的高速列车车轮疲劳损伤机制和损伤容限,探索建立速度效应下高速、重载轮轨系统的耦合能量场模型。 寒假期间吴圣川的办公室也一直开着,与团队讨论完原位滚动接触疲劳缩比试验装置后,又主导完成发明专利初稿。与此同时,吴圣川团队还应邀参加了米兰理工大学Stefano Beretta教授举办的“Are we able to describe rolling contact fatigue? - Insights from IDERPLANE project”国际研讨会。随后,他又起身前往西安、北京、武汉等地,与相关团队针对增材制造铁路车辆结构抗疲劳性能及损伤容限设计开展交流。今年已经是吴圣川深耕增材制造技术的第10个年头,时刻保持着学术敏感性的他,只为能把力学性能优异的增材制造部件推广应用在我国下一代高速列车中。
▲团队负责人吴圣川研究员正与青年教师奥妮及研究生在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里考察
他们与时间赛跑
在接续奋斗中
迈出坚实步伐
追风赶月莫停留
平芜尽处是春山
内容来源:教务处
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期编辑:交大新媒体中心 牟苑菲
头图尾签:侯孟廷 卢颖 刘玢
《链接山海》六集连播!
《年度“融”誉,感谢有你!》
《全新起航!交大分析测试中心获国家级证书 !》
星标交大,关注交大每一天~
©版权归西南交通大学所有
如需转载或使用
请联系获取授权